〈南朝士人起家前的名聲與交遊〉

趙立新(東吳大學兼任講師)

提要
本文探討南朝士人起家以前,以名聲為目的展開的交遊活動。在中古社會重視家族的觀念之下,子弟的人才優劣關係著家族未來的發展,長輩因而較早便留意於尚未出仕的子弟,並對他們進行品鑒。伴隨著品鑒而來的是預言,其內容往往指涉子弟來日的仕宦,表現出時人對子弟仕宦的強烈關心。對起家以前子弟的品評,構成了早期名聲交遊活動的主要內容,發揮了營立名聲的最初作用。這類活動不僅以個人為對象,經常在子弟間進行比較倫比、排行,子弟的範圍大約是以年齡、輩份相當並具有親屬關係者。受到排行的影響,同輩間存在著比較、競爭的意識,彼此間甚至產生不平之鳴。存在於這些風氣與活動之後的動機,仍然欲藉子弟的仕宦以為家族發展之資。

除了在家族內、同輩之間,子弟的名聲主要是透過家內長輩的賓友,得以向家族外流傳。名聲的傳遞透過人際關係而形成,當中,透過親屬的社交網絡,是主要的流傳途徑。父系親屬如伯父、叔父,以及外家的外祖父、舅父等人,是常見為子弟承擔邀譽者,他們多擁有相當的社會或政治地位,而在背後苦思經營。這類風氣和活動至南朝後期似有愈趨興盛的趨勢,隱然揭露出異於門第的發展因素和契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