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鄧艾祠廟的跨域分布及其祭祀爭議——中古神祠的個案研究之一〉

蔡宗憲(中興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)
提要
人鬼神祠的分布有強烈的地緣性,通常與祠主生前的行跡相關。多數的人鬼神祠處於單一地域,甚至僅只一座,某些神祠卻能跨地域分布,數量自然也比較多。人鬼神祠能夠跨地域分布,原因不盡相同,有些祠廟雖然分布於不同地域,但仍可從祠主的生平找出其地緣性,鄧艾的祠廟屬於此類。本文大致分為三個部分,首先概述鄧艾的生平事蹟,以瞭解後人為他立祠的可能原因。其次,就史料中所搜集的鄧艾祠廟,依地域進行分類,藉以考察該祠廟跨地域分布的特點。按其行跡所至,大致分布於四個地區,依次為淮河下游(安徽和江蘇)、隴右(陜西)、兗州(山東和河南)與蜀(四川)。其三,從蜀人為鄧艾立祠祭祀所引發的爭議,思考人鬼神祠興立的本質,及其發展的幾個面向。相較於從國家祠祀政策的角度,本文以鄧艾祠廟為探討的重心,其實是試著從個案管窺中國中古神祠,以凸顯個別祠廟間的差異,更清楚地呈現神祠祭祀的歷史面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