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寐寤之道:中國中古時代的睡眠觀〉

陳識仁(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)

提要
睡眠,乃是各類動物共同具有的生理現象,此生理現象主要在解除疲勞,並且對於成長發育和病後的恢復至關重要,人類也不例外。目前學術界中對睡眠問題研究最多、最精密者,當屬心理學及醫學(腦神經科)兩大領域。

相對而言,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對睡眠的問題,似乎未曾措意。面對古代文獻中四處散置的睡眠相關記載,歷史工作者應當如何看待這些史料,如何對此提出適當的解釋,應該是一個值得嘗試探討的領域。例如,在現代科學尚未出現以前,歷史上各個階段的人們,他們對睡眠抱持什麼樣的態度?不同身份或社群的人對睡眠的觀念是相同或者相異?為什麼會有這些異同的現象?對他們而言,睡眠會帶來什麼樣的問題?而不睡或缺乏足夠的睡眠,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問題?以及他們如何應對與解決?
本文即著眼於此,將觀察時間設定在中國中古時期,即一般慣常定義的魏晉南北朝隋唐時代,但如有必要也會涉及前後其他時期,觀察的重點則是針對儒、釋、道(醫)諸家的睡眠觀,略做試驗性的探究。以上各家對人生哲學、個人修養、宗教學理都有一套理論,睡眠對他們而言,也有各自的觀察與基本態度,如何透過各家所流傳的諸多文獻,逐一爬梳、整理並嘗試描繪他們對睡眠的基本觀念。

目前初步看來,儒家重視現實世界,對睡眠一事甚少措意,除了《論語》中片段記載孔子居家坐息,讓我們可以約略窺見孔子對睡眠一事的態度外,可說無甚高論。但是,漢武帝提倡儒術,並以「孝」、「廉」等儒家道德標準做為國家取士內容後,儒家所提倡的孝悌倫理在民間的深入影響。中古各部正史孝友列傳中常見,子弟服侍病中雙親或兄弟,唯恐親人得不到最細膩的照顧,常常須減少睡眠時間,服侍在側。為人子女者如服喪逾禮,也往往會被地方父老視為孝子,其中將生活中食衣住行各方面的需求減至最低──包括睡眠,竟也成為孝子德行的表徵之一。

至於道、醫對睡眠的看法,早期醫家將人類睡眠視為與天地運行互相配合的行為,人的寐寤起臥即隨著天地日夜而運行,說明了早期醫家對睡眠觀所持的解釋與看法,仍停留在相當樸素的階段。東晉葛洪《抱朴子‧內篇》則是從祈求延年長生的角度來看待睡眠,他認為「寢息失時」、「飽食即臥」兩項容易傷積至盡則而亡,並非養生延年之道。葛洪論睡眠,已受到先秦以來醫家的影響,而葛洪的養生主旨也能在日後道、醫各式文獻中屢次出現。另外,道教經典也有所謂「晝夜不寐乃成真」的看法,與養生著重睡眠者相當不同,或許是中古時期道教派別眾多的一種反映。至於道教各種祝禱、咒法當中,有不少是針對睡眠而設,他們認為人在睡眠狀態容易受到鬼邪侵害,並可能因此生病、失去魂魄,所以需要透過祝禱唸咒的方式,讓睡眠得以安穩,此中又與「三尸」說及「守庚申法」有密切的關係。醫家的養生術中,初始時認為睡眠當與天地四時的變化相配合,後來摻雜了道教的看法後,兩者互相糅和,唐代孫思邈《千金要方》可說是中古道、醫養生法的集大成者。其內容包羅萬象,既有醫家自古以來的養生方法,也有道教所強調的各種禁忌,還有符合孔子所說的「食不言,寢不語」;甚至提倡「獅子臥」,都可能是來自佛教的內容。

至於佛教,比起儒家及道教、醫家,他們對睡眠的態度不僅較為嚴肅,而且立有不少相關的戒律。佛教認為睡眠是諸多干擾出家人修行的各種魔軍之一,唯有克服睡欲才能精進修行。於是,佛教戒律規定,出家僧侶只能在夜晚的中夜睡眠,前夜與後夜皆應禪坐、誦經。至於睡眠的姿勢則應採俗稱獅子臥的右側臥,也能夠避免各種不必要的鬼怪干擾。佛教傳入中國後,可以透過僧記的記載發現,漢地僧侶仍然服從戒律對睡眠的各種規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