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屆會議

日 時:2009年8月28(Fri)、29(Sat)、30日(Sun) 09:05~17:50

會 場:武漢大學珞珈山莊第四會議室(Wuhan University, Wuhan, Hubei, China)

主辦者: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、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

議 程:
8月28日
8:30分-9:00 開幕式
第一場 主持人:葉煒(北京大學)
9:05- 9:55 阿部幸信(中央大學):《漢朝的國家秩序與對匈奴關係――以武帝期與西漢末期爲中心》

評議人:李昭毅(中正大學)

9:55-10:45 遊逸飛(臺灣大學):《西漢郡國雙軌制再探——官僚制與封建制的結合》

評議人:安部聡一郎(金澤大學)

10:45-11:35 侯旭東(清華大學):《漢代律令與傳舍管理》

評議人:阿部幸信



第二場 主持人:阿部幸信

1:30-2:20 陳侃理(北京大學):《預言與回溯:災異觀的兩個面象與災異論的兩種模式》

評議人:涂宗呈(臺灣大學)

2:20-3:10 渡邉將智(早稻田大學):《後漢政治制度的基本結構及其展開》

評議人:徐沖(復旦大學) 李磊(華東師範大學)



第三場 主持人:趙立新(東吳大學)

3:20-4:10 王萬雋(臺灣大學):《秦漢魏晉時代蠻族的賦役結構》

評議人:満田剛(創價大學)

4:10-5:00 仇鹿鳴(復旦大學):《〈司馬芳殘碑〉補釋——以中正成立的年代爲中心》

評議人:津田資久(國士館大學)

5:00-5:50 山口正晃(京都大學):《兩晉交代期都督制變質考略》

評議人:顧江龍(首都師範大學)



8月29日
第四場 主持人:王安泰(臺灣大學)

9:05-9:55 三田辰彥(東北大學):《六朝諸王皇位繼承初探——以皇位繼承的特殊類型分析爲中心》

評議人:趙立新

9:55-10:45 孫正軍(北京大學):《想象的南朝史——以〈隋書〉所記梁代印綬冠服制度的史源問題爲線索》
評議人:戸川貴行(九州大學)

10:45-11:35 許凱翔(清華大學〔新竹〕):《成都萬佛寺遺址出土梁代造像記試釋》

評議人:魏斌(武漢大學)



第五場 主持人:松下憲一(北海道大學)

1:30-2:20 佐川英治(岡山大學):《都城與圓丘——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圓丘設置的歷史意義》

評議人:葉煒 常彧(北京大學)

2:20-3:10 胡勝源(臺灣師範大學):《東魏北齊鮮卑漢化的幾個現象》

評議人:松下憲一

3:10-4:00 姜望來(武漢大學)《論“亡高者黑衣”》
評議人:林韻柔(中興大學)


第六場 主持人:張榮強(北京師範大學)
4:10-5:00 林宗閱(臺灣大學):《南北朝時期的清河房氏初探:以政治活動爲中心》

評議人:小尾孝夫(東北大學)
5:00-5:50 稲住哲朗(九州大學):《周隋政權中舊北齊系士人再考》

評議人:王安泰



8月30日
第七場 主持人:佐川英治

9:05-9:55 北村一仁(龍谷大學):《關於〈白實等造中興寺石象記〉的一個考察——以兩魏時期南陽地區的政治、社會狀況爲中心》
評議人:陳珈貝(政治大學)

9:55-10:45 吳修安(臺灣大學):《中古時期福建政區沿革與地域發展》

評議人:張榮強

10:45-11:35 岩本篤志(新潟大學):《貝葉形〈本草〉考——敦煌的本草書與社會》

評議人:于賡哲(陝西師範大學)



第八場 主持人:雷聞(中國社會科學院)

1:30-2:20 張文昌(中研院史語所):《失禮入刑——從國家禮典的行用論唐代之禮法關係》

評議人:吳羽(華南師範大學)

2:20-3:10 黃樓(武漢大學):《唐制將考》
評議人:古怡青(輔仁大學)
3:10-4:00 陳文龍(北京大學):《從唐官品到宋官品:以職事官品爲中心的討論》

評議人:黃玫茵(元智大學)


第九場 主持人:張文昌

4:10-4:50 黃旨彥(臺灣大學):《送行者的樂章:唐代挽歌文化初探》

評議人:孫英剛(復旦大學) 賈志剛(西北大學)

4:50-5:50 胡鴻(北京大學):《江到東北:古代東亞世界文化交流之一例》

評議人:永田拓治(大阪市立大學)



5:50-6:20 閉幕致辭

(以上內容轉引自趙立新先生的部落格:南國島夷:古代東亞與中古中國